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志未酬的文人,在北方冬末春初的宴会上触景生情的复杂心境。
开头用"燕山朔雪未全消"点出北方初春的寒冷景象,积雪未化,暗示着人生困境尚未突破。"银烛淋漓吐绛绡"则描写宴会场景,烛光摇曳如同红色丝绸流动,营造出热闹氛围。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诗人自比汉代老臣颜驷(喻怀才不遇),却在热闹宴席上强颜欢笑。虽然宴会上有娇柔歌声助兴,但"厌厌不醉"道出他根本无心享乐,反而更觉长夜难熬。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思乡之情让诗人白发增多,他一次次抬头望向高空,这个动作既是在遥望故乡,也是在叩问命运。全诗通过冬景、宴饮、思乡三个场景的切换,将怀才不遇的苦闷与思乡之情巧妙融合,让读者感受到古代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