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溪

乔木村村树,芜菁岸岸花。
浪翻春雨急,山带夕阳斜。
古县城三板,浮图水一涯。
更投前路宿,帆落听鸣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日暮色图,语言清新自然,读来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

开篇用"乔木村村树,芜菁岸岸花"勾勒出乡村的生机勃勃:每个村庄都矗立着高大的树木,河岸边开满了金黄的油菜花。这两句像用广角镜头拍下的全景,展现了乡村最典型的两种景物。

中间四句是动态描写:春雨中的浪花翻滚得格外急促,夕阳的余晖斜斜地披在山头。古老的县城城墙只有三块木板高(形容城墙低矮破旧),河对岸的佛塔孤零零地立在水边。这里通过"浪翻"、"山带"的拟人手法,把自然景物写活了,而"三板"这个具体数字的运用,让破败的古城形象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写旅人投宿:继续赶路寻找住处,在停船时听到蛙声一片。这个结尾很妙,用"鸣蛙"这个声音细节,既点明时令是春天,又反衬出暮色中的宁静,让整幅画面有了声音的维度。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远到近,从静到动,最后定格在"听鸣蛙"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特写上。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含蓄地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旅途中的闲适心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质朴的美,就像用毛笔简单勾勒的写意画,留给人无限想象空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