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扫除邪恶、维护正义的主题。
首句"蛮烟一扫众魔降"就像用大扫帚一下子扫清了乌烟瘴气,让所有妖魔鬼怪都投降了,描绘出正义力量迅速清除邪恶势力的场景。
第二句"说法凭空树法幢"说的是正义的道理就像凭空竖起的大旗,不需要依靠什么实物支撑,真理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后两句用动物作比喻:"域外贪狼犹贴耳"把外国侵略者比作贪婪的狼,现在只能乖乖趴着;"肯教狂噬纵村尨"中的"村尨"指疯狗,表示绝不会放任它们乱咬人。这两个比喻既形象又带着蔑视,显示出对敌人的强大威慑力。
全诗最精彩的是用"扫烟囱""立旗杆""训狼狗"这些老百姓都懂的生活场景,写出了维护国家尊严的宏大主题。特别是把外国侵略者比作需要驯服的野兽,既解气又透着一股子民族自信,让人读着特别提气。
林则徐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