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人一生的起伏无常,以及如何在纷扰世事中找到内心宁静的智慧。
前四句像在说人生大实话:人活一辈子就像坐过山车,起起落落,走到半程发现很多梦想已经落空。生命短暂得像做了一场梦里的梦,世间纷扰就像耳边吹过的风——抓不住也留不下。这里用"梦中梦""风里风"的巧妙比喻,把人生的虚幻感说得特别生动。
后四句则给出了作者的解药:找一片竹林享受安静,读透古籍明白道理,温一壶酒欣赏好天气。最妙的是最后"失马翁"的典故(古代塞翁失马的故事),说真正通透的人,能把坏事看成好事,活得自在洒脱。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既承认生活的艰难(半生虚度、世事无常),又给出了保持快乐的方案(读书、静处、喝酒)。就像现代人常说"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这种苦中作乐的生活哲学,古今相通。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