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田园画卷,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四句是静态的景物描写:深春的夕阳暖融融的,桃花李花纷纷飘落(暗示暮春时节)。远处山顶还挂着晶莹的露水霜花("露淞"),近处农家的稻穗已经泛出青色("䆉穗"指刚抽穗的稻子)。冷暖色调的对比(白霜与青穗)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
后六句转入人物活动:诗人微醉坐在溪边,被眼前美景触动思绪。"悠悠"与"恨恨"这对叠词很有意思——既带着闲适的悠然,又夹杂着些许莫名的惆怅。最后他起身时衣袂翻飞,回头看见杨柳随风摇曳的瞬间,整个画面突然生动起来。
全诗妙在三个地方:一是用"乱落"写花雨,用"斜"字写柳姿,精准捕捉动态;二是通过酒后半醉的状态,把客观景物和主观情绪自然交融;三是结尾的"振衣回首",让静止的画面突然有了电影镜头般的动感,余韵悠长。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那种对春光易逝的淡淡感伤,都藏在风吹杨柳的斜影里了。
胡宏
(1106—1162)宋建宁崇安人,字仁仲,号五峰。胡安国子。幼师杨时、侯仲良,而卒传其父之学。优游衡山下二十余年,张栻师事之。高宗绍兴中,以荫补官,不调。秦桧死,被召,以疾辞。有《知言》、《皇王大纪》、《五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