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直白的比喻描绘了爱情中的两种极端状态,读起来像一位女子对情人的倾诉。
前两句用"鸳鸯"和"吴越"作对比:当两人甜蜜时,就像成双成对的鸳鸯般幸福;可一旦闹别扭,立刻变得像敌对的国家(吴国和越国)一样疏远。这种夸张的对比生动展现了热恋中情绪的大起大落。
后两句是带着委屈的质问:我的爱意明明都倾注在你身上(不向君边尽),可你若不珍惜,这份感情还能在哪里停泊呢(更知何处歇)?这里的"歇"字用得巧妙,把感情比作需要靠岸的小船,暗示没有回应的爱会无处安放。
全诗短短20字,用日常可见的意象(鸳鸯、敌国、小船靠岸)道出了恋爱中人都懂的感受:亲密时的如胶似漆,争吵时的形同陌路,以及付出真心却得不到回应时的迷茫。这种直击人心的情感表达,正是它流传千年的魅力所在。
张鷟
张鷟(约660—740),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 (今河北深县)人,唐代小说家。他于高宗李治调露年登进士第,当时著名文人蹇味道读了他的试卷,叹为"天下无 双",被任为岐王府参军。此后又应"下笔成章"、"才高位下"、"词标文苑"等八科考试,每次都列人甲等。其间参加四次书判考选,所拟的判辞都被评为第一名,当时有名的文章高手、水部员外郎员半千称他有如成色最好的青铜钱,万选万中, 他因此在士林中赢得了"青钱学士"的雅称。这个雅号后代成为典故,成了才学高超、屡试屡中者的代称。武后时,擢任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