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君山偶成四律以博同游诸子一粲 其四

青衫落拓几人知,又向山神寄所思。
鸦点萧疏衔夕照,雁行飘泊各天涯。
泉鸣深涧桓伊逐,风卷灵旂柳设祠。
独镇洞庭八百里,千秋砥柱障清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失意文人重游君山时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既有孤独落寞,又暗含坚韧气节。

前两句像是自嘲:我这落魄书生(青衫落拓)的心事,大概只有山神愿意听了吧。这里用"山神"代替无人理解的现实,显得既无奈又幽默。

中间四句用三组画面勾勒秋景:
1. 乌鸦驮着夕阳零星飞过,像散落的墨点(鸦点萧疏)
2. 大雁各自飞向远方,如同漂泊的人生(雁行飘泊)
3. 山涧泉水叮咚像东晋名士桓伊的笛声,风吹祠庙幡旗像柳毅传书的场景。这些典故用得自然,把眼前景和历史传说融为一体。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君山像中流砥柱般镇守洞庭湖,守护着清平时代。这里表面写山,实际是诗人以山自喻——虽然个人失意,仍怀有守护时代清明的志向。

全诗妙在把个人愁绪(乌鸦、孤雁)和历史担当(砥柱)结合,就像用毛笔淡墨勾画山水,最后重重落下遒劲的一笔。特别是"独镇"二字,把文人的傲骨写得铮铮作响,让整首诗的格调顿时高远起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