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温馨的农家养蚕生活图景,语言朴素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四句写蚕农家庭的生活片段:蚕宝宝进入第二次休眠期(二眠),养蚕人放下竹屋的帘子保持环境昏暗。农妇一边拍手逗弄婴儿,一边露出慈爱的笑容。这里通过"拍手弄婴儿"的细节,展现了忙碌养蚕生活中亲情的温暖。
中间四句转向自然环境的描写:微风吹过麦田带来凉意,雨后桑叶更显肥美鲜亮。这两句用"麦秀寒""桑沃若"的对比,既点明了春夏之交的季节特征,又暗示了蚕宝宝生长的良好条件。
最后两句形成巧妙对比:太阳已高但蚕还在休眠,而谷仓边的鸟儿已在蚕箔周围欢快鸣叫。这种动静相映的描写,既符合蚕眠期的生物特性,又通过鸟鸣声增添了田园趣味。
全诗通过养蚕、逗婴、观麦、听鸟等生活细节,将农事劳作与家庭温情自然融合,展现了传统农耕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诗人用白描手法,把平凡的养蚕日常写得生动有趣,尤其"一笑姑不恶"这个表情特写,让农家妇女淳朴的形象跃然纸上。
楼璹
又名楼璹,字寿玉,又字国器。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楼异之子。以父任得官,初为婺州(今浙江金华)幕僚。绍兴三年(1133年)任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深感农夫、蚕妇之辛苦,绘制《耕织图诗》45幅,反映江南农业情况。每图皆配以五言八句诗,书后附有作者孙楼洪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