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游览岘山时,看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颜鲁公)留下的"洼樽"(石制酒器)后有感而作。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向往自然的情怀。
首联"人物如公亦伟哉,洼樽寂寞岘山隈"直抒胸臆:像颜真卿这样的大人物真是了不起啊!如今他留下的石酒樽静静躺在岘山角落。这里用"寂寞"二字,既写实景,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似闻著履凌风出,不见拿舟弄月回"展开想象:仿佛还能听到颜真卿穿着木屐迎风而去的脚步声,却再也看不到他乘着小船赏月归来的身影。这两句用生动的画面,把历史人物写得活灵活现。
颈联"往事只应君可纪,幽期孰谓我能开"转为抒情:那些往事只有您(颜真卿)能够记述,而隐居山林的约定,谁说我就不能实现呢?这里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尾联"留诗更约荷花语,莫惜障泥走马来"写得最有趣:我留下这首诗,还要和荷花说说话,别舍不得弄脏马鞍,快骑着马再来吧!这种与自然对话的写法,把诗人的洒脱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妙在把对古人的追思、对山水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融为一体,语言清新自然。特别是最后与荷花相约的想象,让整首诗顿时活泼起来,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趣。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