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物八咏①

千山瘦削绕平原,纵目西风坐故园。
一带低迷衰草色,几人憔悴晚烟痕。
峰峦已减当春黛,岵屺长销自古魂。
最是不堪凭望处,翠微日日送黄昏(杨永智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通过自然景物传递出浓浓的哀愁与孤独感。

前两句"千山瘦削绕平原,纵目西风坐故园":远处连绵的山峦在秋天显得消瘦单薄,环绕着平坦的原野。诗人独自坐在故乡的庭院里,迎着西风远眺。这里的"瘦削"二字很传神,把秋天山峦失去植被后棱角分明的样子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三四句"一带低迷衰草色,几人憔悴晚烟痕":原野上衰败的枯草显得无精打采,暮色中寥寥几缕炊烟,暗示着人烟稀少。诗人用"低迷"形容草色,用"憔悴"形容炊烟,把景物拟人化了,让整个画面都带着忧伤的情绪。

五六句"峰峦已减当春黛,岵屺长销自古魂":山峦已经褪去了春天的青翠颜色,光秃的山石自古以来就让人感到凄凉。这里通过对比春夏的生机与秋冬的萧条,突出了季节变迁带来的感伤。

最后两句"最是不堪凭望处,翠微日日送黄昏":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每天看着青翠的山色渐渐被黄昏吞没。这里的"翠微"指代山色,"送黄昏"这个说法很新颖,仿佛山也在目送着白昼的离去,把时光流逝的无奈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用朴素的语言,通过描写秋天山野的萧条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凋零的感慨。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把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中,让读者通过画面感受到那份深沉的忧伤,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