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边杨柳已拖黄,一路云深旧讲堂。
偶向梅花村里度,芒鞋到处雪痕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寻梅的清新画面,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意趣。

前两句用"杨柳拖黄"点明初冬时节,树梢挂着枯黄的柳条。诗人沿着云雾缭绕的小路,走向曾经求学的老讲堂,这里"云深"二字既写实景,又暗含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后两句突然转入惊喜:偶然拐进梅花盛开的村落,布鞋踩过的地方,积雪都染着梅香。"芒鞋"是普通人的布鞋,"雪痕香"这个搭配特别巧妙——明明是视觉看到的雪迹,却传来梅花的幽香,这种通感写法让人仿佛能闻到那清冽的芬芳。

全诗妙在"偶向"二字带来的意外之喜。诗人没有刻意寻梅,却在寻常赶路时与梅花不期而遇,这种偶然邂逅的惊喜,比专门赏梅更显珍贵。雪中梅香这个细节,既写出梅花的清雅特质,也透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