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揭秘监三十四韵
试续儒林传,之人迹已陈。
归魂钟阜夜,复魄董溪春。
忆昔初观国,乘时早致身。
家声汉司马,冑教古成均。
学术诸生识,才华六馆亲。
南宫燃烛夕,北省听銮晨。
秘阁诗书旧,容台礼乐新。
讨论抽邃典,制作迈常伦。
信是闺中彦,端为席上珍。
春官方载笔,东郭已埋轮。
雕鹗期高奋,骅骝且远巡。
薇垣莲幕客,乌府绣衣人。
岂独司喉舌,犹应领缙绅。
青冥来健翮,沧海起修鳞。
王气幽州歇,妖氛国步屯。
依刘西适洛,恋阙北过秦。
贾傅俄悲鵩,宣尼竟泣麟。
风尘辞组日,江汉负羁臣。
殷士皆登用,黄公独隐沦。
《黍离》兴叹切,《麦秀》入歌频!
牢落征涂上,飘零甬水滨。
时艰怜子孝,岁俭感妻仁。
我羡陶元亮,人誇贺季真。
如何遽凋谢,况乃久邅迍。
已矣成长往,哀哉付劫尘。
黔娄衾不足,原宪数方贫。
笔冢名空在,文场事已泯。
行囊犹简牍,旅冢但荆榛。
听雨尝连榻,吟风更接茵。
玉山涵远润,金井漱馀津。
白首论交地,黄泉诀别辰。
分财悲鲍叔,投辖失陈遵。
北海谁求隐,东都罢对宾。
向来知己泪,沾洒满衣巾。
归魂钟阜夜,复魄董溪春。
忆昔初观国,乘时早致身。
家声汉司马,冑教古成均。
学术诸生识,才华六馆亲。
南宫燃烛夕,北省听銮晨。
秘阁诗书旧,容台礼乐新。
讨论抽邃典,制作迈常伦。
信是闺中彦,端为席上珍。
春官方载笔,东郭已埋轮。
雕鹗期高奋,骅骝且远巡。
薇垣莲幕客,乌府绣衣人。
岂独司喉舌,犹应领缙绅。
青冥来健翮,沧海起修鳞。
王气幽州歇,妖氛国步屯。
依刘西适洛,恋阙北过秦。
贾傅俄悲鵩,宣尼竟泣麟。
风尘辞组日,江汉负羁臣。
殷士皆登用,黄公独隐沦。
《黍离》兴叹切,《麦秀》入歌频!
牢落征涂上,飘零甬水滨。
时艰怜子孝,岁俭感妻仁。
我羡陶元亮,人誇贺季真。
如何遽凋谢,况乃久邅迍。
已矣成长往,哀哉付劫尘。
黔娄衾不足,原宪数方贫。
笔冢名空在,文场事已泯。
行囊犹简牍,旅冢但荆榛。
听雨尝连榻,吟风更接茵。
玉山涵远润,金井漱馀津。
白首论交地,黄泉诀别辰。
分财悲鲍叔,投辖失陈遵。
北海谁求隐,东都罢对宾。
向来知己泪,沾洒满衣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朋友写给已故同僚的深情悼念之作,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逝者的生平、才华和坎坷命运,读来感人至深。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才华横溢的早年(开头到"沧海起修鳞") 诗人回忆逝者出身书香门第("家声汉司马"),在国子监(古代最高学府)表现突出,文采出众("学术诸生识")。后来进入朝廷工作,负责典籍整理和礼乐制度("秘阁诗书旧"),是公认的人才("信是闺中彦")。这段用"雕鹗""骅骝"等雄鹰骏马的比喻,展现他本应大展宏图。
2. 时局动荡中的不幸("王气幽州歇"到"旅冢但荆榛") 转折出现在国家动乱("妖氛国步屯"),逝者像三国时的王粲一样流离失所("依刘西适洛")。诗人用孔子哭麒麟、贾谊悲鵩鸟的典故,暗示逝者怀才不遇。尽管他品德高尚("岁俭感妻仁"),最终却在贫困中客死异乡("飘零甬水滨"),连丧事都简陋寒酸("黔娄衾不足")。
3. 痛失知己的哀思("笔冢名空在"到结尾) 诗人睹物思人:看到逝者留下的书稿("行囊犹简牍"),想起曾经一起谈诗论文的时光("听雨尝连榻")。最后用鲍叔牙分财、陈遵热情待客的典故,哭诉再也找不到这样志同道合的朋友了,泪水浸透衣襟的画面令人动容。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真实感人的细节:像"旅冢但荆榛"写荒坟、"沾洒满衣巾"写落泪,画面感极强 - 巧用对比手法:前半生的辉煌与后半生的凄凉形成强烈反差 - 典故用得自然:即使不了解"贾傅俄悲鵩"的具体故事,也能感受到怀才不遇的悲怆 - 超越时代的友情:那种对知己才华的欣赏、对命运不公的愤懑、对逝去挚友的思念,现代人读来依然能产生共鸣
诗人没有刻意堆砌辞藻,而是用真挚的情感和具体的生活场景,让我们看到一个立体饱满的逝者形象,体会到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共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