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一位皇储(未来的皇帝)写给大臣郭贽的作品,核心是表达对学识和治国之道的重视。
前两句"该明圣典通今古"意思是:要透彻理解圣贤的经典著作,贯通古今智慧。就像我们现在说的"读史使人明智",皇储强调要吸收历史经验。
后两句"发启冲年晓典常"中,"冲年"指年轻时期,整句是说:要在年轻时就开始学习治国理政的常规法则。可以理解为皇储在提醒自己和郭贽:治国不能靠临时抱佛脚,要从小打好基础。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身份特殊:未来皇帝写给大臣,展现明君应有的学习态度
2. 思想实用:把读书学习和治国理政直接挂钩,不是空谈道理
3. 语言朴实:没有华丽辞藻,就像领导对下属说"咱们都要好好学习工作方法"
本质上,这是一首关于"终身学习"的劝学诗,只不过劝学的对象是未来的国家管理者。放在今天,类似领导人在党校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的意思。
赵恒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永定陵。后累加谥至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赵恒好文学,善书法。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其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