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浓杨河

候馆河桥信宿程,寒流浩浩送潮声。
藤床百结支危磴,花月三更出戍城。
侠气要离曾说剑,雄才景略快谈兵。
中原料得应多事,仗策纵横在此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河畔驿站的见闻和豪情壮志,充满江湖侠气和家国情怀。

前四句写旅途场景:诗人在浓杨河边的驿站暂住,听着浩浩江水送来的潮声。简陋的藤床支在险峻的河岸上,三更时分仍能看到戍城上空的月色和花影。这里用"百结藤床"和"危磴"突出旅途艰辛,而"花月"又为夜色增添诗意。

后四句抒发壮志豪情:诗人以春秋时期刺杀吴王僚的要离自比侠气,像东晋名将王猛(景略)般畅谈兵法。他预见中原将有多事之秋,决心带着谋略投身其中。"仗策纵横"四字尤其传神,仿佛看到诗人手持马鞭、驰骋沙场的英姿。

全诗妙在将旅途艰辛与豪迈气概自然融合:寒潮危磴的实景衬托着说剑谈兵的豪情,最后落脚于济世报国的决心。诗人用历史典故不显晦涩,反而让侠客形象和名将风采跃然纸上,让读者感受到乱世中知识分子的担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