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雨抹荷池,添艳了、闹红稠绿。
更带着、牵鱼藻鉴,浮波凫玉。
榴朵辞枝焚碧藓,蝉声送远翻新曲。
向幽轩、一枕梦惊回,风敲竹。
丝雨霁,轻凉足;
残照短,纤红续。
渐云遮津口,烟黏山麓。
凉月照人心似水,此身拟向清虚蹴。
记广寒、庭畔素衣中,曾相熟。
更带着、牵鱼藻鉴,浮波凫玉。
榴朵辞枝焚碧藓,蝉声送远翻新曲。
向幽轩、一枕梦惊回,风敲竹。
丝雨霁,轻凉足;
残照短,纤红续。
渐云遮津口,烟黏山麓。
凉月照人心似水,此身拟向清虚蹴。
记广寒、庭畔素衣中,曾相熟。
现代解析
这首《满江红》描绘了夏日雨后的荷塘景色,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营造出一个既鲜活又带着淡淡愁绪的意境。
上片开篇就用"雨抹荷池"这样生动的拟人手法,写雨水像画笔般点缀荷塘,让红艳的荷花和浓绿的荷叶更加鲜明。接着用"牵鱼藻鉴"(鱼儿穿梭如牵引水藻的镜子)、"浮波凫玉"(野鸭像白玉浮在波纹上)等精巧比喻,让整个画面活起来。随后笔锋一转,写石榴花凋落焚烧青苔,蝉鸣声随风远去,这些细节暗示着夏日将尽,为下文的情感铺垫。最后"风敲竹"惊醒幽窗午梦,自然引出下片的心境描写。
下片从雨后天晴写起,"轻凉足"四字就让人感受到那份舒适。但"残照短"暗示黄昏短暂,晚霞如纤细红线般延续,云烟渐渐笼罩渡口和山脚,这些景物描写都带着时光流逝的惆怅。最精彩的是"凉月照人心似水"这句,将月光与心境完全交融——清澈月光下,内心也像水一样透明平静,让人产生脱离尘世、飞向月宫的幻想。结尾回忆广寒宫(月宫)里似曾相识的白衣仙子,给全词蒙上一层梦幻色彩。
全词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特写荷塘生机,拉远看凋落的花朵,再切换到人物独坐听竹,最后仰望明月陷入遐想。作者把对自然细腻的观察与人生感悟完美结合,既有"榴朵焚碧藓"这样惊艳的视觉描写,又有"心似水"这样通透的心灵写照,让读者既能看见夏日美景,又能感受到文人那份敏感而优雅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