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州道中用提学沈仲律韵

辰州道路比褒斜,游子行行无怨嗟。
山鸟尽情啼别树,野棠随分吐幽花。
时平犹结防苗寨,岁晚谁收逃税家。
圣主忧民方侧席,宽书早晚到桑麻。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绘辰州风景人情及生活场景的诗,作者是用提学沈仲律的韵脚创作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诗:

首句“辰州道路比褒斜”,辰州是一条道路崎岖的地方,而褒斜则是古代通往长安的一条重要道路,也颇为曲折。这句诗描绘了辰州道路的艰难,为全诗的背景定下了基调。接下来的“游子行行无怨嗟”,描绘了游子的形象,他们虽然面临艰难的道路,但并没有抱怨和叹息,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中间两句“山鸟尽情啼别树,野棠随分吐幽花”,则是对辰州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山鸟在别的树上欢快地啼鸣,野棠在适时的季节里静静地开放出幽香的花朵。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辰州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时平犹结防苗寨,岁晚谁收逃税家”,则涉及到辰州的社会生活。在和平时期,人们建立防御设施保护苗寨;到了年末,又有谁会去关心那些逃避税收的家庭呢?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

最后一句“圣主忧民方侧席,宽书早晚到桑麻”,表达了作者对圣明的君主的期待。“圣主忧民方侧席”,意味着君主关心百姓的福祉;“宽书早晚到桑麻”,则是指希望君主的宽宏政策能够早日惠及百姓,让百姓在桑麻之地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辰州的风景人情,展现了游子的坚韧精神,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圣明君主的期待。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