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雷峰塔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色,充满生活气息和市井趣味。
前两句写黄昏景象:夕阳西下,雷峰塔的影子渐渐模糊,天色转暗。这时隔着围墙,能听到附近甘园(可能是茶园或果园)里人们的说话声。这里用"塔影初收"这个动态描写,把黄昏光线变化写得生动可感,而"隔墙人语"的细节让画面顿时鲜活起来。
后两句写游人归途:在南山游玩尽兴后,人们分道回家。有的往钱塘门方向走,有的往暗门(古代杭州的城门名)方向去。诗人用"半入...半..."的句式,巧妙展现了人群分流的热闹场景,就像我们现代人游玩散场时的场景。
全诗妙在: 1. 用"塔影""人语"等具体事物,把黄昏写得有声有色 2. "半入钱唐半暗门"像电影镜头,捕捉到生活化的一幕 3. 通过游人归途的描写,侧面反映出雷峰塔一带的热闹景象 4. 语言平实却意境悠远,读来仿佛能看到八百年前杭州百姓的生活片段
这种把名胜古迹和市井生活融为一体的写法,让高高在上的雷峰塔变得亲切可感,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
王洧
王洧,号仙麓,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入浙江帅幕。事见《洞霄诗集》卷五。今录诗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