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初春)

春光如许。春到江南路。柳眼弄晴晖,笑梅老、落英无数。峭寒庭院,罗幕护窗纱,金鸭暖,锦屏深,曾记看承处。
云边尺素。何计传心缕。无处说相思,空惆怅、朝云暮雨。曲阑干外,小立近黄昏,心下事,眼边愁,借问春知否。

现代解析

这首《蓦山溪(初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色和人物心事,情景交融,读来很有画面感。

上片写初春景色。开头"春光如许"直接点明主题,春天来了,江南路上处处是春光。柳树新芽在阳光下舒展,像在逗弄阳光;而梅花已经凋谢,落花无数。这里用拟人手法,让柳树"笑"梅花老去,显得活泼有趣。接着镜头转到庭院,虽然还有寒意,但屋内已经布置好温暖的场景:熏香的鸭形香炉、深色的屏风,这些都是过去两人相处时的记忆。

下片转入抒情。主人公想给远方的人写信,却不知如何传递这份思念。"无处说相思"直接道出心中苦闷,只能空自惆怅,看着朝云暮雨变化。黄昏时分,她独自靠在栏杆边,心中的愁绪和眼前的春景形成对比。最后一句"借问春知否"特别巧妙,把春天拟人化,好像在问春天是否懂得她的心事,把无形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

全词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把春天的生机与人物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外面是热闹的春光,屋里却是寂寞的思念。作者没有直接说多么难过,而是通过"笑梅老""朝云暮雨"这些景物描写,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无人诉说的惆怅。特别是结尾的问句,余韵悠长,让人感受到主人公的孤独与期盼。

张震

广汉人,字真甫。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历校书郎、通判荆南府。累官殿中侍御史。孝宗受禅,除中书舍人。迁敷文阁待制、知绍兴府,力辞,改知夔州,以利民泽物为先。移知成都,卒于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