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武昌江汉亭的壮丽景色,同时融入了历史感慨和人生思考。
前四句写景:亭子下两条碧绿的江水像玉龙一样交汇,从遥远的岷山、嶓冢山一路奔流到吴地(长江中下游)。长江贯穿中国南北,汉水连接东西,展现了江河汇聚的磅礴气势。诗人用"天心""地脉"这样的词,把自然景观提升到天地交融的宏大境界。
后四句抒情:江水奔流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龙争虎斗(可能指三国故事),但这些纷争不过是一场梦。而山中的鸟鹊(可能暗指隐士)却能跨越千年时光。最后诗人怀念两位古人(张刘可能指张良、刘备或当地贤士),渴望与他们同游,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寻永恒的向往。
全诗妙在将地理景观与历史时空交织:眼前的两江汇流,既是真实风景,又象征着时间长河。诗人站在亭中,仿佛站在古今交汇点,看透人世纷争如过眼云烟,唯有山水永恒。这种宏大视角下的生命感悟,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章采
章采,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之纯孙。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度宗咸淳间知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事见明嘉靖《临江府志》卷五。今录诗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