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桥、范符堂两先生置酒于洪山宝通寺,邀费云阶、袁筱庵、范衡甫及余作踏青之游,归途遇雨,得诗四首 其三
隔岸闻鸠唤,轻雷傍九霄。
云来花影寂,雨过水声遥。
树密炊烟杳,凉生酒力消。
肩舆过陇畔,蓑笠隐烟苗。
云来花影寂,雨过水声遥。
树密炊烟杳,凉生酒力消。
肩舆过陇畔,蓑笠隐烟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踏青游玩后遇雨归来的情景,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趣味。
开头两句写听觉感受:河对岸传来斑鸠的叫声,高远的天空传来隐隐雷声。这里用声音拉开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中间四句通过云、花、雨、水、树、炊烟等意象,展现天气变化的过程:乌云遮住阳光,花影变得黯淡;阵雨过后,远处传来溪流声;茂密的树林间,村落的炊烟若隐若现;雨后凉意让酒意渐渐消退。这些描写细腻生动,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瞬息万变。
最后两句写归途场景:坐在轿子上经过田垄,看见农夫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烟雨朦胧的秧苗间劳作。这个画面既真实又富有诗意,将文人雅趣与农家生活自然融合。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寻常景物,却能让人感受到雨后清新的空气、湿润的泥土气息,以及文人郊游的闲适情趣。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让读者自己体会这份春日雨后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