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南北暌违,每捧瑶篇,离怀万般。
慕一生纯孝,白华怡色,廿年随宦,紫诰荣颁。
不惮勤劳,偏多疾厄,家计支持亦是艰。
回头想、向平事毕,正可投闲。
顿教籍注仙班。
惟诗卷、犹留天地间。
别扬州明月,二分有恨,金沙碧水,一棹无还。
感逝黄门,含悲鲍妹,各向风前涕泗潜。
酸心甚、数雁行寥落,馀我衰颜。
慕一生纯孝,白华怡色,廿年随宦,紫诰荣颁。
不惮勤劳,偏多疾厄,家计支持亦是艰。
回头想、向平事毕,正可投闲。
顿教籍注仙班。
惟诗卷、犹留天地间。
别扬州明月,二分有恨,金沙碧水,一棹无还。
感逝黄门,含悲鲍妹,各向风前涕泗潜。
酸心甚、数雁行寥落,馀我衰颜。
现代解析
这首《沁园春》是一位老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情追忆,字里行间充满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上阕(前半部分)主要回忆亲人一生的经历:
1. 开篇说虽然相隔两地,但每次读到亲人留下的文字,都会勾起无限思念。
2. 接着赞美亲人孝顺父母("白华怡色"用典形容孝心),二十年来随家人奔波仕途,获得朝廷封赏("紫诰"指皇帝诏书)。
3. 但亲人一生辛劳多病,支撑家计很不容易。现在儿女婚事已了("向平事毕"用典指完成子女婚嫁),本该安享晚年。
下阕(后半部分)转入哀悼:
1. 亲人突然离世成仙("籍注仙班"是婉辞),只留下诗作传世。
2. 用"扬州明月二分"的典故,暗喻人生总有遗憾;"金沙碧水"的意象,暗示亲人一去不返。
3. 提到其他亲属("黄门"指女婿,"鲍妹"用典指贤惠的妹妹)都在风中流泪悼念。
4. 结尾最令人心酸:兄弟姐妹相继离世("雁行寥落"比喻兄弟离散),只剩下衰老的自己。
全诗通过具体生活细节(孝道、仕途、持家)塑造亲人形象,用明月、碧水等自然意象烘托哀思,最后落到自身孤老的凄凉,层层递进,将家族记忆与生命感悟融为一体。语言看似平实,但"白华""紫诰"等典故的恰当运用,让追忆更显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