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守子复左史刻九朝宸翰寘于台学赋诗记之

皇天祐宋实历昌,列圣功德高虞唐。
万机馀暇不自逸,银钩铁画挥天章。
洋洋谟训揭日月,留心庶事宁少忘。
当时赐予皆贤杰,至今缇袭为珍藏。
丹邱史君武夷仙,快凌紫清登玉堂。
亲从芸阁获墨本,宝如金玉留巾箱。
承明厌直暂出守,邦人尽喜来龚黄。
公馀铃斋静无事,祖宗盛烈思发扬。
编摩允属大手笔,白玉镂牒陈胶庠。
要令衿佩睹盛事,端拜伏读思激昂。
明如星斗丽霄汉,奎躔壁宿纷光芒。
翻如和气结云雾,氛氲融液为嘉祥。
龙蛇委迤欲飞举,鸾凤宛转争翱翔。
晋唐数君无出右,王颜诸子难比方。
史君一旦出奇秘,岂与刘洎争升床。
亟聆飞诏下丹阙,指日入觐登明光。
云龙风虎庆会遇,股肱元首歌明良。
邦人颂戴自今始,为公纪德龟趺旁(以上《天台续集别编》卷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在赞美宋朝历代皇帝的文治武功,以及一位叫史君的官员将皇家墨宝刻石保存在学校里的善举。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对宋朝的赞颂(前12句)
诗人开篇就说宋朝受上天保佑,历代皇帝的功德比上古贤君尧舜还高。他们即使政务繁忙也不忘创作书法("银钩铁画"指书法),把治国智慧写成文字流传。这些墨宝当初只赐给贤臣,现在都成了珍贵文物。

2. 史君的贡献(中间16句)
这位来自武夷山的史君大人,从皇家图书馆得到真迹后,像珍藏金玉一样保管。他外放做官时,把祖先的辉煌事迹刻成石碑立在学堂,让学生们能瞻仰学习。诗人用"星斗""鸾凤"等比喻形容这些书法之美,说连晋唐名家王羲之、颜真卿都比不上。

3. 美好祝愿(最后8句)
诗人预言史君很快会被召回京城重用,就像云龙风虎相遇般与明君共创盛世。当地百姓要为他立功德碑,永远铭记这件事。

诗歌亮点
- 用"银钩铁画"形容书法刚劲有力
- 把书法比作"星斗丽霄汉"突出其璀璨
- "云龙风虎"比喻君臣风云际会
- 通过刻碑办学的事,展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全诗充满对明君贤臣的赞美,也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的时代特色,普通人能感受到那种对文化传承的虔诚和自豪。

林师蒧

(1140—1214)宋台州临海人,字咏道,号竹村居士。博雅好古,购求古帖秘文,断刻坠简,积千余卷,校雠考订忘日夜。名流如王厚之、桑世昌,皆与之交。尝辑唐以前天台题咏为《天台前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