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烟焰直。

现代解析

这首短诗虽然只有五个字,却像一幅动态的静物画,用极简的笔触勾勒出深远的意境。

“无风”二字先构建了一个绝对静止的环境——没有一丝气流扰动,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暂停键。这种极致的安静反而让接下来的“烟焰直”更具冲击力。我们常见炊烟袅袅、火舌摇曳的景象,但诗人偏偏捕捉到罕见的瞬间:当自然完全静止时,烟柱像被无形的线吊着笔直上升,火焰凝固成雕塑般的形态。

这种反常态的描写藏着两重智慧:一是对自然现象的精准捕捉,像用慢镜头定格了转瞬即逝的物理瞬间;二是暗含人生哲理——当外界纷扰消失时(无风),内在的生命力(烟焰)反而会展现出最本真、最笔直的姿态。读者既能看见旷野中静止的篝火,也能联想到人心在澄明时的状态。

五个字构成的画面,既满足我们对自然之美的期待,又悄悄打开了想象的空间,这正是古典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

罗处约

(960—992)益州华阳人,字思纯。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知吴县,与长洲知县王禹偁相唱酬,苏、杭间多传诵。擢著作郎、直史馆,上奏请省冗员,息经费。寻巡抚荆湖路,欲以苛察立名,所奏劾甚众。有《东观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