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采莲场景,充满生活趣味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女伴歌采莲,汪声度流水"像电影镜头一样展开:一群采莲姑娘一边劳作一边唱歌,嘹亮的歌声在宽阔的水面上回荡,随着流水传向远方。这里用"汪声"形容歌声的洪亮,让人仿佛能听到姑娘们无忧无虑的欢唱。
后两句"无意惊鸳鸯,鸳鸯自飞起"突然加入了一个意外的小插曲:姑娘们专注采莲时,不小心惊动了水中的鸳鸯。这个"无意"用得巧妙,说明她们完全沉浸在劳动和歌唱的快乐中,根本没注意到周围。而鸳鸯"自飞起"的描写,既表现了野生动物的机警,又为画面增添了动态美。
整首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没有刻意修饰,只是如实记录劳动中的一个小片段,却让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采莲女的歌声、流水的波纹、受惊的鸳鸯,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水乡风情画。诗人用最简练的语言,捕捉到了生活中这个充满诗意的瞬间。
俞桂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