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二首 其二

登君罘罳藻井之高堂,坐君龙须琥珀之瑶床。
赠君五明七宝之团扇,酌君紫霞碧玉之琼浆。
烹鲜击肥亦常事,秦筝赵瑟空自伤。
世上浮名亦徒尔,安有五侯七贵能文章。
腹中贮书一万卷,一字不得用,劳我肝与肠。
劝君无言舌且藏,谁能以此锦绣段,烧之慎勿当风轻自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才高八斗却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苦闷心情,通过几个生动场景展开:

开篇用四句豪华的排比描写贵族生活:高悬彩绘的厅堂、镶嵌宝石的床榻、精美绝伦的团扇、盛在玉杯里的美酒。这些铺陈看似在赞美富贵生活,实则是为后文做铺垫。

第五、六句笔锋一转:吃山珍海味、听美妙音乐这些享乐都是寻常事,但纵使有秦筝赵瑟这样的名贵乐器,也排解不了内心的空虚。这里暗示物质享受无法填补精神上的失落。

第七、八句直接点题:那些王侯将相虽然地位显赫,但根本不懂真正的文章才华。这是对权贵阶层的尖锐讽刺,指出他们徒有虚名。

接下来三句是诗人的自白:读破万卷书却无处施展,每个字都凝结着心血,却得不到赏识。这种怀才不遇的愤懑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给出辛辣建议:干脆把锦绣文章烧掉吧,但记住要悄悄烧——这个夸张的建议既表达了对现实的绝望,又暗含"明珠暗投"的无奈,用反讽手法强化了全诗的批判力度。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空有屠龙技,却无龙可屠"的悲凉。诗人用豪华场景反衬内心落寞,用讽刺口吻表达严肃主题,这种反差让诗歌既有冲击力又引人深思。它道出了古今文人共同的困境:当才华遇上现实的铜墙铁壁时,那种深深的无力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