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俗

避俗年来学养慵,惟怜猿鹤日相从。
閒看流水孤筇往,偶与归樵一径逢。
老去形骸无长物,清留门户有高松。
空教使者求颜阖,知入云山第几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远离世俗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

首联“避俗年来学养慵,惟怜猿鹤日相从”是说,诗人多年来刻意避开世俗纷扰,学着过一种慵懒自在的生活,只与猿猴、仙鹤这样的自然生灵为伴。这里的“慵”并非懒惰,而是一种不争不抢、随性自在的心态。

颔联“閒看流水孤筇往,偶与归樵一径逢”进一步描写隐居生活的细节:诗人拄着竹杖漫步山间,悠闲地看着流水,偶尔会遇到砍柴归来的樵夫。这两句画面感很强,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山居生活。

颈联“老去形骸无长物,清留门户有高松”是说,人到晚年,身外之物越来越少,但家门口依然挺立着青翠的松树。这里的“高松”象征着高洁的品格,暗示诗人虽然物质简朴,但精神世界依然丰盈。

尾联“空教使者求颜阖,知入云山第几峰”借用典故(颜阖是古代隐士),表达自己隐居的决心——即使有人来寻访,也难以找到他,因为他已深深藏入云山之中。这既是对世俗的疏离,也是对自由生活的坚守。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山间流水、猿鹤松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追求的不是富贵名利,而是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生活态度对现代人也有启发——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偶尔放慢脚步,回归自然,或许能找回真正的自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