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九

昆丘不足步,我欲庐太虚。
丰隆摇云幡,羲和驾日舆。
上仙郁华翁,偓佺弟子隅。
先过东父宅,复息西母居。
西母何嬿婉,揖上上清居。
上清十二层,历历见白榆。
鞭虬从空举,倚鸟戏虚无。
纵览六合表,放心而夷与。
俯观岳与海,何异杯与盂。
人生苦郁纡,无乃成籧篨。
予将汗漫游,与天同欢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遨游仙境的奇幻旅程,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束缚的厌倦和对自由逍遥的向往。全诗充满浪漫的想象力,语言瑰丽,意境开阔。

开头四句写诗人不满足于人间生活("昆丘"代指人间),想要在太虚仙境建造住所。他幻想雷神(丰隆)为他摇动云做的旗帜,太阳神(羲和)为他驾车,营造出宏大的启程场面。

中间部分详细描写仙境漫游:诗人先拜访两位上古仙人郁华翁和偓佺,又造访东方仙君(东父)和西王母(西母)的居所。特别描写西王母的宫殿华美非常("嬿婉"形容美好),诗人登上十二层的上清仙境,在这里可以清晰看见天上的星辰("白榆"代指星星)。

随后四句展现仙境的逍遥:诗人骑着虬龙腾空,倚着神鸟嬉戏,俯瞰天地四方("六合"),心情无比放松。从高空看,山岳大海就像杯盘那么渺小,这种夸张的视角凸显了仙境的宏大。

最后四句点明主旨:诗人感叹人世烦恼太多("郁纡"指忧愁烦闷),活得像被束缚的竹席("籧篨"比喻受束缚的状态)。因此决定尽情遨游("汗漫游"指无拘无束的漫游),与天地同乐。

全诗通过瑰丽的想象,把道教仙境描绘得栩栩如生,实际上是通过对仙境的向往,反衬出现实生活的压抑。诗人用"杯盂"比喻山川的写法,与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超越世俗的宇宙观。最后表明的人生态度,与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洒脱一脉相承,展现了古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