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君子有所思
朝登黄金门,暮上白玉堂。
清飙播柔弦,倏忽变炎凉。
蟋蟀吟苔砌,宵行流夜光。
云汉悬西南,星斗何纵横。
唐虞布文德,中国奏《韶》章。
群后让于朝,凤凰亦来翔。
流音激青霄,奋翮向朝阳。
万动各飞奔,赖此一人庆。
志士思丧元,贤人愿垂芳。
揽镜照容鬓,无使生秋霜。
不及少壮时,摅此忠义肠。
仰视西日速,怛然令内伤。
清飙播柔弦,倏忽变炎凉。
蟋蟀吟苔砌,宵行流夜光。
云汉悬西南,星斗何纵横。
唐虞布文德,中国奏《韶》章。
群后让于朝,凤凰亦来翔。
流音激青霄,奋翮向朝阳。
万动各飞奔,赖此一人庆。
志士思丧元,贤人愿垂芳。
揽镜照容鬓,无使生秋霜。
不及少壮时,摅此忠义肠。
仰视西日速,怛然令内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心怀理想的士人形象,表达了对盛世明君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前八句用一天的时间变化(从早到晚)和季节转换(从凉爽到炎热)来象征人生际遇的无常。蟋蟀鸣叫、夜光流动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时光飞逝的紧迫感。
2. 中间八句描绘了理想中的太平盛世:君王推行仁政(唐虞指尧舜),国家演奏高雅音乐,百官谦让,祥瑞降临。凤凰高飞、朝阳初升的意象,象征着在明君治理下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
3. 最后八句转向个人感慨:志士愿意献身,贤人渴望留名。诗人揽镜自照,担心年华老去,感叹要在年轻时践行忠义。结尾"仰视西日速"的夕阳意象,强化了时光易逝的伤感。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一天的时间变化暗喻人生历程 - 理想化的盛世景象与个人抱负形成呼应 - 对镜自照的细节生动展现中年焦虑 - 最后夕阳的意象余韵悠长,引发共鸣
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手法,既表达了对政治清明的向往,又吐露了壮志未酬的忧思,具有典型的中国士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