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绣溪,梦中有作,觉来止记“饲雏双燕去还来”之句,次早至璞石,即景足成
淹煞春光兴易灰,眼前有景共徘徊。
榴花浥露当茶灶,蒲叶翻风到酒杯。
傍母群凫离复合,饲雏双燕去还来。
祗怜此璞应怀玉,力士何年为一开。
榴花浥露当茶灶,蒲叶翻风到酒杯。
傍母群凫离复合,饲雏双燕去还来。
祗怜此璞应怀玉,力士何年为一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悠闲自得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
开头两句写诗人被春光吸引,兴致勃勃地欣赏眼前美景。"淹煞"二字用得很妙,既说春光太盛,又说自己沉醉其中。
中间四句是诗中最生动的部分:石榴花沾着露水,仿佛在为茶灶添香;蒲叶随风翻动,好像要把清香送到酒杯里。小鸭子跟着妈妈时聚时散,燕子爸妈忙着飞来飞去给雏燕喂食。这些画面就像一组春日特写镜头,把乡村生活的闲适和自然界的生机都捕捉到了。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用"璞石怀玉"的典故,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希望能有慧眼识珠的"力士"来发现这块美玉。这里可能暗含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全诗就像一部春日纪录片,先拍自然风光,再拍动物趣事,最后来个意味深长的结尾。语言清新自然,读起来能闻到花香、听到燕语,感受到那份闲适中的淡淡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