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挽文丞相》是一首表达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的诗歌,对文丞相的功绩和人格魅力表示崇敬和敬仰。
首先,诗歌的前两句“三百馀年乐育恩,晚从科目得斯人”是在表达对文丞相的敬仰和缅怀。文丞相是一位拥有三百多年教育恩泽的人,而且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高位的人,表达了作者对文丞相才华和努力的肯定。
接下来的“崎岖岭海期年国,零落毡毛万死身”则是在描述文丞相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仍然坚韧不拔地为国家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表达体现了作者对文丞相忠诚和勇气的赞扬。
然后,“诸葛未亡犹有汉,包胥欲泣更无秦”这一句则在强调文丞相的重要性。就像诸葛亮一样,他的存在是国家的重要支柱;就像包胥一样,他的哀悼和哭泣表达了国家对他的深深怀念和失落。这是对文丞相在国家中不可替代的地位的肯定。
最后,“挑灯忼慨歌梁父,鬓发萧森戄鬼神”则是在描绘文丞相英勇无畏,充满豪情壮志的形象。他在灯光下慷慨激昂地歌唱,展现了他的英勇和决心;他的鬓发萧森,形象威严,如同鬼神一般。这是对文丞相英勇形象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文丞相的敬仰、怀念和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意和哀悼之情。诗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文丞相的伟大。
黄继善
宋旴江人,字成性。用四言韵语编著《史学提要》,自上古迄宋末,以便初学者记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