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

天造其山,在贵之阳。
二十四峰,拔地峭刚。
其山维何,如彼玉苍。
宅位于离,火德之祥。
南山何有,有方其岩。
若堂甚夷,若门者三。
穹者圆盖,植者羽参。
石像天成,匪凿匪劖。
陟彼山巅,有洞益奇。
南北户通,千里頫窥。
伊晋之洪,采荣于斯。
丹飞井霤,木润草滋。
昔我太宗,云章下贲。
于皇仁庙,奎文狎至。
岩处有辉,神护孔閟。
丕昭圣朝,声化远暨。
南山不骞,天子万年。
南山不朽,天子万寿。
无量惟寿,与天齐久。
小臣作诗,永飏于后。

现代解析

这首《南山》是一首赞美贵州南山的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的雄伟和神奇,同时歌颂了皇权的永恒。

全诗分为几个部分:
1. 山的总体描写:开头说南山是上天创造的,位于贵州的南面。用"二十四峰,拔地峭刚"形容山峰陡峭挺拔,像玉石一样苍翠。山的位置在南方(离代表南方),象征着火的祥瑞。

2. 山中奇景:接着描写山中的岩石像平整的厅堂,有三个像门一样的洞口。有的石头像圆顶的盖子,有的像竖立的羽毛。这些石像都是天然形成的,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3. 山顶奇观:爬到山顶有个更神奇的山洞,南北贯通,可以远眺千里。这里提到晋朝道士洪某曾在此采药炼丹,井水染上丹色,草木也因此滋润茂盛。

4. 皇权赞颂:后半段转向对皇权的歌颂,说太宗皇帝和仁宗皇帝都曾为这座山题字。现在圣明的朝廷使这里更加光辉,神灵也守护着这个地方。最后用"南山不骞(不倒塌)"比喻"天子万年",把山的永恒与皇权的长久联系在一起。

这首诗的特点:
- 用大量比喻让静态的山变得生动(如把岩石比作厅堂、门洞、羽毛等)
- 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结合(道士炼丹、皇帝题字)
- 最后巧妙地把山的永恒与皇权联系,既赞美了山,又歌颂了朝廷
- 语言虽然古朴,但描绘的画面非常形象,能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南山的壮丽景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