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杂诗 其二

秋空漠漠晓岚清,落木萧萧野水平。
愁向疏林停短棹,天边鸿雁最关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清晨画面,语言简洁却充满意境美。

前两句"秋空漠漠晓岚清,落木萧萧野水平"勾勒出开阔的秋景:天空辽阔朦胧,晨雾清新,树叶飘落,野外水面平静。这里用"漠漠"形容天空的广阔朦胧,"萧萧"模拟落叶的声音,让画面既有视觉感又有听觉感。

后两句"愁向疏林停短棹,天边鸿雁最关情"转入抒情。诗人停下小船,望着稀疏的树林发愁,而最触动他的是天边飞过的鸿雁。这里"短棹"指代小船,"关情"表示牵动情感。鸿雁在古诗中常象征远行或思乡,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愁绪。

整首诗妙在: 1. 动静结合:平静的水面与飘落的树叶、飞过的鸿雁形成对比 2. 由景入情:从客观景物自然过渡到主观感受 3. 意象典型:选取落叶、鸿雁等经典秋景元素,引发读者共鸣

诗人没有直接说愁什么,但通过秋景的萧瑟和鸿雁的意象,让读者能感受到他淡淡的忧伤,可能是思乡,也可能是感叹时光流逝,留下想象空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