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宋史感邹志完事 其一

岭海何须出涕行,胜于寒疾困心旌。
儒生不少当为事,抵掌如闻叹息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宋代历史人物邹浩(字志完)的经历,抒发对知识分子气节的赞赏。全诗用平实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思想:

前两句"岭海何须出涕行,胜于寒疾困心旌"是说:被贬到岭南(古代荒僻之地)的邹浩并不需要哭哭啼啼上路,这比那些因畏惧而内心战栗的软骨头强多了。这里用"寒疾"比喻内心的恐惧,形象地形成对比。

后两句"儒生不少当为事,抵掌如闻叹息声"点明主题:读书人本该坚持做正确的事(邹浩曾因直言进谏被贬),虽然会遭遇挫折,但后人读到这段历史时,仿佛还能听到当时人们敬佩的叹息声。"抵掌"这个动作暗示读者在翻阅史书时的共鸣。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对比手法突出气节的可贵
2. 通过想象历史场景(叹息声)让抽象的品质变得可感
3. 短短四句既写历史人物,又暗含对现实的思考,提醒知识分子应当坚守正道

本质上,这是首为坚持真理者点赞的诗,告诉人们:暂时的挫折会换来历史的敬意,比苟且偷生更有价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