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诗人通过诗句,让我们感受到一幅山峰耸立、树木苍翠、山涧清幽的画面。
首先,“千峰突兀插空立”,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像是直接插进了天空。这里诗人用“突兀”来形容山峰,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
接着,“万木萧疏拥涧阴”,描绘了树木在山涧周围生长,虽然稀疏但显得很有生命力。这里的“萧疏”指的是树木虽不茂密,但错落有致,富有美感。
然后,“日暮草堂犹未掩”,说明诗人还没有离开这座草堂,还在欣赏美景。这里的“日暮”暗示了时间已经不早,但诗人却沉浸在这美丽的山水之中,不愿离去。
最后,“从知尘土远山林”,表达了诗人通过欣赏这幅山水画,感受到了远离尘世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从知”意味着通过观察这幅画,诗人得到了这样的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峰、树木、草堂等自然景物,展现了山水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喧嚣的向往。这首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