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文与可学士画枯木

韦偃树石名天下,后日良工无及者。
任侯借我枯木图,石气苍茫若唐画。
画时只用床头笔,与可亲题是真迹。
霜皮合抱隐不彰,老盖支离存半壁。
梢摧骨朽心已穿,干烂龙鳞体犹瘠。
生意虽休根柢在,崛强杈牙倚天黑。
胶流断节文理深,笋枝剥落如针直。
坐久疑行古塞外,凌空惨淡千年色。
起身就视觉有神,不见笔痕惟淡墨。
岂徒挥洒无人似,苦节清风贫到死。
任侯珍重竟(殿本作意)何如,不独画好心君子。
若使与可为俗流,枯木虽佳侯不收。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叫文与可的学士画的枯木。文与可的画非常有名,尤其是他画的枯木图。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文与可画作的欣赏和赞美。

首先,诗人提到一个叫韦偃的人,他的树石画得非常好,天下闻名。但文与可的画作,即使是模仿韦偃的风格,也画得比他更好。这是对文与可画技的高度赞扬。

接着,诗人具体描述了文与可的枯木图。画里的石头有一种古老而苍茫的感觉,就像唐朝的画一样。用的只是普通的笔,但每一笔都像亲笔真迹一样精细。诗人用很多形象的词语描述了枯树的形态,比如树皮像霜打过一样,树枝被折断,树干像是龙鳞剥落,但仍然坚韧不屈。尽管看起来生命力已经消失,但树根还在,枯木依然顽强地挺立。

诗人还赞美了文与可画中的意境。看着画,仿佛能感觉到自己坐在古塞外,看着千年的景色。虽然画面只是用淡墨描绘,但感觉非常生动。这是对文与可画中传达出的艺术魅力的赞美。

然后,诗人说文与可不仅画得好,而且品格高尚,坚贞清白,即使生活贫困也能保持自己的节操。这是对文与为人品行的赞美。

最后,诗人表示,如果文与可愿意迎合俗流,追求名利,那么他画的枯木虽然很好,但可能就不会被收藏。但文与可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品格,不随波逐流。这是对文与可坚持自我、不妥协的态度的肯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文与可的画技和人品的全面赞美。通过形象的描述和比喻,诗人表达了对文与才情品行的敬佩和欣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