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仆诗

罢饮有馀欢,犹为礼文苦。
回头视我仆,居然游太古。
行行复迟迟,一叹如有睹。
还佩诗囊随,双足强能举。
柴门去时扃,短钥知何所。
披襟坐石头,反以咎其主。
忽过花底寻,扶归倩邻侣。
问云饮几何,馀尊恣侬取。
急摇清油扇,卧与羲皇语。
信惜此仆艰,饥寒以相与。
愧我多困穷,仆也多栩栩。
不见富贵门,如鬼忽如虎。
仆也胡为乎,蓬窗侍毫楮。
日汲山中泉,殷勤茗炉煮。
大布无完衣,淡葵无馀茹。
夜读无定时,朝游无常处。
二十七无妻,依依惟秃麈。
不厌我弟兄,花期日相聚。
烂醉一如泥,安心是贫窭。
每叹世儒酸,饮以益其腐。
此仆不称书,侧身仰还俯。
不言浇穷愁,不为悲行旅。
刘阮与李陶,问之孰□愈。
对曰弗如也,题诗吾语汝。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幽默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个醉酒诗人和他忠诚仆人之间的温馨互动,展现了超脱世俗的文人情怀。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醉酒归家(开头到"扶归倩邻侣") 诗人喝得醉醺醺回家,发现钥匙找不到了,仆人也被他带得东倒西歪。两人一个坐石头上埋怨,一个在花丛里找钥匙,最后还得靠邻居帮忙扶回家。这段描写充满生活气息,主仆醉态可掬。

2. 主仆情深("问云饮几何"到"饥寒以相与") 仆人不但不怪主人,反而问"酒还剩多少?我还能喝",然后摇着扇子说醉话。诗人感动于仆人甘愿陪自己过清贫日子,主仆间超越阶级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

3. 清贫自乐("愧我多困穷"到"花期日相聚") 描写主仆二人的清贫生活:穿破衣服、吃简单饭菜、四处漫游读书。仆人27岁还没成家,却甘之如饴,花期就和诗人兄弟一起醉饮。这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追名逐利的世俗形成鲜明对比。

4. 超然境界(最后部分) 诗人自比刘伶、阮籍等历史上有名的酒徒,但认为他们都比不上自己这个仆人。仆人虽不读书,却活得真实自在,不会借酒浇愁或悲叹命运,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连古代名士都难以企及。

诗歌魅力在于: - 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写清贫生活,苦中作乐 - 主仆关系超越阶级,展现人性温暖 - 通过对比富贵人家的虚伪,突出真性情的可贵 - 最后点明:真正的超脱不在饮酒多少,而在心境

这种将日常琐事写得妙趣横生,又在平凡中见真性情的写法,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生活智慧和豁达胸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