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重阳游焦山次韵
游山慕谢公,此愿矢自昔。
荏苒阅三载,始著登临屐。
秋爽最宜人,寥廓豁心迹。
枯僧不谈禅,历历指古迹。
山形变态多,丹厓间白石。
仰视飞鸟翔,去天不盈尺。
俯瞰大江流,洪涛迅潮汐。
月明一线白,树黯双峰碧。
胜游续登高,信宿穷幽僻。
相约待重来,攀萝蹑仙宅。
荏苒阅三载,始著登临屐。
秋爽最宜人,寥廓豁心迹。
枯僧不谈禅,历历指古迹。
山形变态多,丹厓间白石。
仰视飞鸟翔,去天不盈尺。
俯瞰大江流,洪涛迅潮汐。
月明一线白,树黯双峰碧。
胜游续登高,信宿穷幽僻。
相约待重来,攀萝蹑仙宅。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人在这首《辛卯重阳游焦山次韵》中表达了对焦山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通过诗人的描绘,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诗中的氛围和情感。
首句诗人表达了游览焦山的愿望,“游山慕谢公”,这句诗表明了诗人向往谢灵运这样的山水诗人,希望能够像他一样游历山水,欣赏自然之美。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描述了自己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荏苒阅三载,始著登临屐”,经过三年的等待,终于踏上了焦山的土地。
诗人接着描绘了焦山的秋日景色,“秋爽最宜人,寥廓豁心迹”,秋天的清爽让人心旷神怡,心情豁然开朗。诗人通过“枯僧不谈禅,历历指古迹”形象地描绘了焦山的文化历史,枯僧不谈论佛法,却熟知古时的遗迹,展现了焦山的深厚文化底蕴。
在描绘山景方面,诗人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山形变态多,丹厓间白石”,山峰的形态各异,红色的岩石和白色的石头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接着,诗人通过“仰视飞鸟翔,去天不盈尺”和“俯瞰大江流,洪涛迅潮汐”形象地描绘了焦山的壮观景色,仰视天空,飞鸟近在咫尺,俯瞰大江,波涛汹涌。
在描绘夜晚的景色时,诗人运用了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月明一线白,树黯双峰碧”,月光照亮了大地,树木的影子映照在山峰上,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次游玩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待,“胜游续登高,信宿穷幽僻”,这次游玩非常愉快,还要继续登高望远,探寻更多幽静的地方。最后两句“相约待重来,攀萝蹑仙宅”表达了诗人对再次游览焦山的期待,仿佛这里就是仙境一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焦山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焦山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