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吴江

江吞大泽无西东,危亭耸立如惊鸿。
晓晴不见天地色,上下澄碧迷双瞳。
菰蒲千顷鸥鹭国,风波万丈鱼龙宫。
逢时自好尽忠义,莫学衰世鸱夷公(明钱谷《吴都文粹续集》卷二四)。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这首诗描绘了吴江的景色以及诗人的内心感慨。让我们逐句解析。

首句“江吞大泽无西东”,诗人展现了吴江的壮阔景象,江水似乎吞噬了大泽,无边无际,东西方向已经无从分辨,表现出江水的辽阔和深远的空间感。

接着,“危亭耸立如惊鸿”,诗人将视线转向一座高耸的亭子,形容它耸立的样子如同惊飞的鸿鸟,富有动感和生命力。

然后,“晓晴不见天地色,上下澄碧迷双瞳”,诗人描绘了清晨的吴江景色。天气放晴,但是江面的景色过于明亮,以至于看不清天空和地面的颜色。江水清澈,碧透一片,让人无法分辨远近,使双眼感到迷茫。

接下来,“菰蒲千顷鸥鹭国,风波万丈鱼龙宫”,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吴江的生态景象。大片的菰蒲丛中,鸥鸟和鹭鸟栖息其中,仿佛是一个鸥鹭的国度。而万丈风波之下,隐藏着神秘的鱼龙宫。这两句诗展现了吴江丰富的生态和神秘感。

最后,“逢时自好尽忠义,莫学衰世鸱夷公”,诗人借景抒怀,告诫人们要忠于自己的时代和信仰,尽忠报国,不要像春秋时期的鸱夷子皮那样只顾个人得失,违背正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吴江的壮丽景色和生态景象,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正义的坚守。语言生动,形象鲜明,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对时代的关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