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题宗元画轴

劲节虚心本自奇,四时常见绿猗猗。
笑他江上罗浮树,只放寒花三两枝。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的手法赞美了竹子的独特品格,同时暗讽了其他植物的不足。

前两句直接描写竹子:第一句"劲节虚心"抓住竹子两大特点——竹节坚硬挺拔、竹竿中心空阔,这种刚强又谦逊的特质本就与众不同;第二句说竹子四季常青,永远保持着茂盛优雅的姿态("绿猗猗"形容竹叶青翠柔美的样子)。

后两句突然转向讽刺:诗人嘲笑江边的罗浮山梅花(古人常用"罗浮"代指梅花),这些花树只能在冬天开出零星几朵花。这里用梅花短暂的绽放反衬竹子终年不凋的生机,用"三两枝"的寒酸对比竹子"绿猗猗"的繁茂。

全诗的精妙在于:表面是写植物特性,实则借物喻人。竹子象征始终如一的君子品格——既有坚定的骨气(劲节),又能虚怀若谷;既保持恒久的本色,又不卖弄炫耀。而梅花在这里成为反衬,暗示那些只能偶尔展现才华、不能持久保持美德的人。这种对比让竹子的形象更加高大,也透露出诗人对做人处世的价值取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