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潮阳咏文山

厓门震电撼悲风,尧舜中华一梦空。
燕市全归真俊伟,皋亭长揖愧奸雄。
五坡岭压乾坤壮,千古身悬日月中。
几度和平桥下路,不禁清泪洒遗弓。

现代解析

这首《过潮阳咏文山》是咏史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感慨,表达了对忠良的怀念与哀思。下面让我们逐句解析:

1. 厓门震电撼悲风,尧舜中华一梦空。 - 这句描述了厓门战役的激烈。厓门战役是南宋末年的一场重要战役,文天祥在这里被元军击败。诗中的“震电撼悲风”形容战斗场面的激烈,仿佛连天上的电闪雷鸣都被这场战斗所震撼。接下来的“尧舜中华一梦空”,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的失望之情,感叹南宋如同尧舜时代的中华盛世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2. 燕市全归真俊伟,皋亭长揖愧奸雄。 - 这句涉及文天祥及其历史事迹。文天祥在被俘之后,面对元朝的诱惑,最终拒绝投降,表现出了高尚的气节。这里的“燕市全归真俊伟”是对文天祥忠贞品格的一种赞美。而“皋亭长揖愧奸雄”则是指文天祥在皋亭山与元朝宰相伯颜的一次会见。文天祥虽然没有投降,但是却表现得十分谦逊,面对权势毫无惧色,这使得那些投降的奸臣感到惭愧。

3. 五坡岭压乾坤壮,千古身悬日月中。 - 这句描绘了文天祥在五坡岭的英勇事迹。五坡岭是文天祥的最后战斗战场,诗中“五坡岭压乾坤壮”描绘了战斗的壮烈场面。接下来的“千古身悬日月中”,则是说文天祥的精神如同日月一样永恒不灭,他的忠义之举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4. 几度和平桥下路,不禁清泪洒遗弓。 - 最后一句通过“和平桥下路”这一场景,表达了诗人多次经过文天祥曾经战斗的地方,不禁流下了怀念的泪水。这里的“遗弓”象征着文天祥留下的精神遗产,而诗人通过泪水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文天祥及其事迹的历史回顾,表达了对忠臣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