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黄昏的田野风光,充满宁静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说:这片苍茫的景色谁能画得出来?它不需要云雾衬托,本身就美得独特。这里突出自然景色的天然之美,任何人工描绘都难以企及。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景色:新雨后的田野朦胧湿润,夕阳下的芳草悠然绵延。近处的水面倒映着浓重的色彩,远处的天空与水光交融,淡得几乎看不见。这些画面由近及远,色彩由浓转淡,就像一幅水墨画般层次分明。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可惜尘土容易玷污这纯净的景色,石桥无人,只听见风吹竹叶的萧瑟声。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清净自然的向往。
全诗妙在: 1. 用"不着云烟"强调景色本真之美 2. "浓如染"与"淡欲无"形成精妙对比 3. 结尾的"风尘"暗喻世俗喧嚣,与宁静野色形成反差 4. 通过视觉(色彩)、听觉(竹声)的多重感受营造意境
诗人通过这幅野色图,既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含蓄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林东屿
林东屿,平阳(今属浙江)人(《宋诗拾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