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山

蓬莱三神山,横绝巨鳌背。
鳌倾海水动,一峰失所在。
飞来大江中,盘礴几千载。
化为金山居,龙象错朱贝。
夙昔爱山水,江湖不暂忘。
君前或剖竹,匏击古维扬。
隐然绝胜地,旦旦遥相望。
不意二君子,招携一苇航。
高蹑云梯,阔视皦溟涨。
潮来隐天地,万里掷白浪。
波清云汉净,澄流迷下上。
更深月正中,山影杳无象。
蛟龟四面穴,形势三洲壮。
融结即难穷,丹青殊莫装。
苏侯韵高远,邵子雅趋尚。
奇观极无边,幽等端未放。
浮生阅流水,清晨造方丈。
毕景趣言归,侵星摇两桨。

现代解析

这首《游金山》用生动的比喻和壮阔的想象,描绘了金山寺的奇幻景观和诗人的游览感受。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到"龙象错朱贝") 诗人把金山比作神话中蓬莱仙山,说它原本是巨鳌背上的神山,后来巨鳌翻身导致山体落入长江,经过千年演化成了如今的金山寺。这里用"龙象错朱贝"形容寺庙金碧辉煌,像龙象雕塑镶嵌着珠宝,充满神话色彩。

第二部分("夙昔爱山水"到"形势三洲壮") 写诗人与友人乘船游览的经过。他们像乘着一片芦苇般的小船,登上高耸入云的阶梯,看到潮水来时天地仿佛被淹没,万里长江白浪滔天;夜深时月光清澈,山影与江水交融难辨。诗人特别用"蛟龟四面穴"形容金山像被蛟龙和神龟守护,突出其险要地势。

第三部分(最后八句) 诗人与志趣相投的友人(苏侯、邵子)共同欣赏这无边奇景,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难以描绘。他们在清晨入寺参禅,直到夕阳西下才摇桨归去,表现出对山水之美的沉醉。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现实景观与神话想象结合:潮水来时"万里掷白浪"的磅礴,月夜中"山影杳无象"的空灵,既展现长江的壮阔,又暗含佛寺的禅意。最后"浮生阅流水"的感悟,暗示在山水间领悟到人生如流水般短暂,需要珍惜当下美景的哲理。

鲜于侁

(1019—1087)宋阆州人,字子骏。仁宗景祐五年进士。为江陵右司理参军。神宗熙宁初,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升副使兼提举常平。时行新法,拒不散青苗钱,且捕械贪吏,不私姻戚。苏轼称其“上不害法,中不废亲,下不伤民”。徙京东西路转运使,所荐刘挚、李常等,多旧党知名者。元丰中知扬州,坐事罢。哲宗立,起为京东路转运使。后除集贤殿修撰,知陈州卒。精于经术,尤长于《楚辞》。有《诗传》、《易断》等。全宋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