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巢三首 其一

居闲我所愿,谋拙人所虑。
平淡固可嘉,饥来欲谁诉。
八十日彭泽,四十年郑圃。
前贤去就意,三复成喜惧。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困境中的矛盾心情。

前四句直白地表达了作者的真实想法:想过清闲日子是我的愿望,但不会钻营又让我担心。平淡生活固然好,可饿肚子的时候该找谁帮忙呢?这里用"饥来欲谁诉"的比喻,生动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拉扯。

中间两句用两个历史典故来对比不同的人生选择:陶渊明只当了80天彭泽县令就辞职归隐,而列子则在郑圃隐居了40年。这两个例子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每当想到古代贤人们的选择(是做官还是隐居),反复思考后既感到向往又感到害怕。这里的"喜惧"二字特别精妙,既向往隐士的自由,又害怕清贫的生活,把现代人常说的"躺平还是内卷"的纠结心态说得非常透彻。

全诗语言朴实,但把知识分子在仕与隐之间的永恒矛盾写得入木三分,即使今天读来也能引起强烈共鸣——谁不想过简单生活呢?可现实生活的压力又让人不得不妥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