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职生之地而异端之书指为地下狱余窃非之
五行木维仁,四德春维元。
混沦判八极,维东最为尊。
万形囿大化,生生此其门。
兹为九州镇,岂以三望论。
彼为异端说,怪诞惊愚昏。
妄指阳明地,同彼长夜阍。
愚人戢冥威,奔走不惮烦。
顽夫惊罪福,未死先飞魂。
年年春向晚,时事羞苹蘩。
我在神即在,帝顾良亦繁。
混沦判八极,维东最为尊。
万形囿大化,生生此其门。
兹为九州镇,岂以三望论。
彼为异端说,怪诞惊愚昏。
妄指阳明地,同彼长夜阍。
愚人戢冥威,奔走不惮烦。
顽夫惊罪福,未死先飞魂。
年年春向晚,时事羞苹蘩。
我在神即在,帝顾良亦繁。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东方为尊的哲学观为核心,用生动的比喻批判了迷信思想。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开篇用五行学说奠定基调(木代表仁德,春天象征万物起始),强调东方是生命之源、天地至尊。诗人将东方比作"九州之心脏",认为其地位远超传统祭祀场所。
2. 中间部分犀利批判迷信行为。把迷信书籍比作"异端邪说",形容它们用荒诞故事吓唬百姓,把光明的东方歪曲成阴间。通过"愚人忙着拜神"、"胆小鬼还没死就吓破胆"等白描,活画出一幅迷信众生相。
3. 结尾表明自己的立场:真正的神圣在于内心信仰("我在神就在"),而非盲目崇拜。最后用"春天将尽时,我仍坚持正道"的意象,展现知识分子的气节。
全诗亮点在于:
- 用"心脏"比喻东方,将抽象哲学具象化
- "活人被迷信吓成丧家犬"的讽刺笔法
- 结尾"心中有神"的朴素真理,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本质上,这是首充满理性的"反迷信宣言",用诗歌形式为百姓破除思想枷锁,展现了宋代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