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

秀出云霄一丈探,诸峰高下护晴岚。
丹成兔臼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
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无语住三三。
粥鱼敲动山林兴,合傍浮丘去结庵(清闵麟嗣《黄山志定本》卷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语言生动形象,充满想象力。

首联"秀出云霄一丈探,诸峰高下护晴岚"用夸张手法写黄山高耸入云,群峰在阳光下云雾缭绕的壮观景象。"一丈探"这个动作化的描写让山峰显得生动有趣。

颔联"丹成兔臼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运用神话典故,把月影比作捣药的玉兔,潭水比作龙居住的深渊,为黄山增添了神秘色彩。这里把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巧妙结合。

颈联"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无语住三三"用数字"七七"和"三三"制造韵律感,既写实又写意。山洞温暖所以花开,云雾深处静谧无人,展现了黄山既生机盎然又幽静深远的特点。

尾联"粥鱼敲动山林兴,合傍浮丘去结庵"写僧人敲木鱼的声音唤醒了山林,诗人想效仿古代仙人浮丘公在此结庐隐居。表达了诗人被黄山美景打动,产生归隐之心的情感。

全诗通过夸张、用典、对仗等手法,将黄山的雄伟、神秘、幽静等特点生动展现,同时融入诗人的情感,使景物描写不流于表面。诗中数字的运用和神话元素的加入,更增添了趣味性和想象力。

焦炳炎

宋宣州人,徙居嘉兴,字济甫。理宗淳祐元年进士。为谏官,时宰主括田议,远近骚动,炳炎痛疏其害,面奏累数千言。除太常少卿,辞去,以右文殿修撰致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