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年 其三

疏疏密密缀新红,庭下看来锦一丛。
不分芳华易消歇,剩将老色借秋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庭院的景象,通过对比花朵的盛放与凋零,表达了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

前两句"疏疏密密缀新红,庭下看来锦一丛"写的是庭院里开得正艳的花朵。花朵有的稀疏,有的密集,红艳艳地点缀在枝头,远远望去就像一丛锦绣。这里用"锦"字来形容花丛,突出了花朵的美丽和繁盛。

后两句"不分芳华易消歇,剩将老色借秋风"笔锋一转,说这些美丽的花朵不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等到花期过后,就只能把枯黄的颜色交给秋风了。"不分"二字带着些许无奈和惋惜,暗示花朵虽然现在开得灿烂,却逃不过凋零的命运。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鲜艳的"新红"和枯萎的"老色"形成强烈对比 2. 通过拟人手法,让花朵似乎有了"不懂青春短暂"的懵懂 3. "借秋风"这个说法很新颖,把自然凋零的过程写得像是有意为之 4. 表面写花,实则暗喻人生,青春就像盛开的花朵,终将老去

这首诗提醒我们: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要懂得珍惜当下。就像那些盛开时不谙世事的花朵,等到明白时,已经只能"借秋风"了。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人生况味。

陆树声

陆树声(1509年-1605年),字与吉,号平泉,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晚明官员。)家世业农,从小种田,暇时苦读,嘉靖二十年(1541年)会试第一,得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因父亲病重回乡,服丧三年。其后数次辞官,又被起用。返回朱家角后,闭门谢客,安度晚年,九十七岁病卒,追赠太子太保,谥文定。著有《平泉题跋》、《耄余杂识》、《长水日记》、《陆文定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