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四首 其四

天花夜半落溪傍,傍有狞然为取将。
擎爪仰空呈洁白,掀髯倒地觅昏黄。
修鳞月下霜同色,败甲风前雪有香。
欲起补之图影看,生愁飞入水中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夜梅花的奇幻画面,充满戏剧性的想象力和幽默感。

前两句写雪花半夜飘落溪边,旁边有只凶猛的野兽(可能是老虎)想要抓取梅花。这里的"天花"指雪花,"狞然"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画面一下子生动起来。

中间四句用夸张手法描写野兽的反应:它举起爪子对着天空,仿佛在展示雪花的洁白;又掀动胡须倒在地上,似乎在寻找昏黄的月光。接着写梅花像闪亮的鳞片在月光下与霜同色,又像破损的铠甲在风中散发雪一般的清香。这里用"修鳞"和"败甲"形容梅花,既新奇又带着一丝诙谐。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想画下这奇景,又怕梅花调皮地躲进水里藏起来。"补之"指宋代画梅名家杨无咎(字补之),诗人幽默地表示自己画技不够,怕留不住这灵动的美景。

全诗把雪、梅、野兽、月光交织成童话般的场景,用拟人化和夸张手法让画面充满动感,结尾的玩笑更显得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语言通俗却意境奇幻,读来妙趣横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