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梦

巢成意树半枝安,为蝶为周辨亦难。
痛酌斗卮千日醉,小尝风露一天寒。
耕龙来种瑶池草,课鹤聊温石室丹(一)。
好是月明云散后,梅花写影入霜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梦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虚幻的思考。全诗通过四个层次展开:

首联用"鸟巢建在意念之树"的意象开篇,借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现实与梦境难以区分的困惑。就像分不清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周一样,这种朦胧感正是梦境的魅力。

颔联通过饮酒的对比描写梦境体验。"痛饮千日醉"象征沉浸梦境的酣畅,而"浅尝一日寒"则暗示梦醒后的清冷现实。这种冷暖交替正是人生常态。

颈联转入奇幻的梦境场景。"耕龙种仙草"、"训鹤炼仙丹"这些超现实画面,展现梦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石室炼丹的细节又给奇幻场景增添真实感。

尾联以月光云散后的清幽画面作结。明月穿透云层,将梅影映在结霜的栏杆上,这个静谧的镜头既像梦境残留的痕迹,又像现实中的诗意瞬间,完美融合了虚实两个世界。

全诗最妙处在于始终游走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每个意象都像蒙着轻纱,既具体可感又飘渺难捉。诗人不是在单纯记录梦境,而是借梦境的朦胧探讨生命本质——我们以为的真实,或许只是另一场大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