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答黄丈见示韵

天阔远云来,湖澄夕翳开。
高风森栝柏,旧燕识楼台。
诗梦重寻藓,琴心欲寄梅。
清谭忘夜永,阳信转葭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秋日湖景,同时融入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真挚的情感交流。

开头两句"天阔远云来,湖澄夕翳开"就像用高清摄像机拍下的画面:秋高气爽的天空中,几朵白云缓缓飘来;傍晚时分的湖水清澈见底,最后一抹暮色也渐渐散去。这种开阔的景色让人心情舒畅。

"高风森栝柏,旧燕识楼台"两句很有生活气息:秋风吹过高大的松柏发出沙沙声,而曾经在这里筑巢的燕子依然认得这座老房子。这里用燕子认旧巢的细节,暗示诗人自己也像归巢的燕子一样,回到了熟悉的地方。

后四句转入更深层的抒情。"诗梦重寻藓"是说诗人漫步在长满青苔的小路上,重新寻找写诗的灵感;"琴心欲寄梅"则用弹琴赏梅来表达想与友人分享心事的愿望。最后两句写诗人与友人促膝长谈,完全忘记了时间流逝,直到察觉芦苇灰(古代计时工具)显示天快亮了,还在兴致勃勃地聊天。

全诗妙在把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既有"天高云淡"的视觉美,又有"老友夜话"的情感美。诗人通过云、湖、风、燕这些寻常景物,写出了不寻常的闲适心境和深厚友情,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致远的意境和知己相逢的喜悦。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