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

斲石为梁铁作枢,武侯于此济师徒。
鞭山怒气金鳌伏,架壑宏模玉蝀摅⑴。

现代解析

《剑门》这首诗描绘的是古代在险峻的剑门关修建栈道的壮举,充满神话色彩和英雄气概。

前两句"斲石为梁铁作枢,武侯于此济师徒"说的是工匠们劈开山石做桥梁,用铁器固定枢纽,诸葛亮(武侯)曾带领军队从这里通过。这里用"铁作枢"三个字,形象地表现出工程的坚固。

后两句"鞭山怒气金鳌伏,架壑宏模玉蝀摅"最有意思。诗人把开山修路想象成神话故事:就像用鞭子抽打大山,连金色巨龟都吓得趴下;架设栈道的宏伟工程,让玉龙都惊叹不已。这种夸张的比喻,把人类改造自然的壮举写得既神奇又震撼。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人定胜天"的气势。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硬是用双手在绝壁上开出一条路来,这种精神通过神话般的想象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古人面对自然时既敬畏又敢于挑战的豪迈情怀。

郭思

(?—1130)宋河南温县人,字得之。郭熙子。神宗元丰五年进士。历官通义大夫。徽宗宣和中为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历帅三路。高宗建炎中以徽猷阁直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致仕。工杂画。有《瑶溪集》。

0